泉州臺商投資區2022年第1號總河湖長令正式發布。
5月20日,泉州臺商投資區林榮忠書記、梁炳輝主任共同簽發了泉州臺商投資區2022年第1號總河湖長令,在全區開展“安水、碧水、活水”三大行動,打造水安全、水生態、水經濟、水文化的治水升級版。
總河長提出了什么新要求?
我們生活環境將有哪些變化?
?。ㄒ唬?/strong>
安水行動
1
嚴格河湖水域岸線管控。統籌發展和安全,科學劃定百崎湖滯洪區范圍,實現在保護中有序開發、在開發中落實保護。鞏固完善全區河湖及水利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劃定成果,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空間分區分類管控,提高空間管控能力和資源配置效率??v深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全面完成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整治任務。
2
構建完善防洪排澇體系。加快實施七一水閘除險加固、玉山水閘、玉沙灣公園景觀海堤等工程,夯實月亮湖流域防洪擋潮基礎。提升五一水閘除險加固工程,推動申報全省“閩水杯”水利優質工程評選。建設百崎湖流域信息化平臺,構建流域全要素物聯感知網,提升百崎湖流域水資源配置和智能調度能力。啟動建設洛陽江-黃塘溪安全生態水系、洛陽鎮萬安村防洪排澇整治工程,強化洛陽江流域防洪排澇能力。
3
持續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加快“一戶一表”給水工程建設,完成11個村“一戶一表”給水工程,3個村給水管網工程,累計改造建設管網長度181.1公里,新增受益人口1萬人以上,鞏固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實現同源同質供水目標,構建城鄉供水融合發展新格局。
?。ǘ?/strong>
碧水行動
1
打造水污染治理樣板。推進百崎湖、洛陽江水生態實驗基地建設,研究水體凈化技術,探索通過復合生物濾床、人工濕地、穩定塘等工藝提高河湖水質,打造“碧水河湖”示范點。開展禁養區違規水產養殖清退專項行動,全面清退全區違規水產養殖,建立完善長效監管機制,加強人員、經費保障,切實防止新增違規養殖破壞河湖水環境。
2
加強交接斷面水質保護。完善區域、流域協商協作機制,明確上下游治水權責,實施聯合會商、聯合執法、應急聯動、信息共享,推動解決跨區域、流域水環境問題。到2022年底,力爭鄉鎮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100%以上。
3
擴大生活污水治理覆蓋面。完善村莊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向農戶延伸。完成10個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建設,新建改造鄉鎮污水管網10公里,全面整改負荷率低于50%的鄉鎮污水處理設施。
4
加強農村小微水體治理。結合村莊清潔行動、愛國衛生運動,持續開展農村溝渠、水塘等小微水體治理,由“清臟”向“治亂”拓展,管水治水到村進組入戶,打通“最后一公里”。結合河長制及考評中心小流域巡查,持續開展日??荚u,每月通報存在問題及整改情況。
(三)
活水行動
1
大力實施活水項目。推動實施山美灌區現代化節水改造中央資金項目,將長期荒廢的惠南干渠列入改造盤子,新建、改造渠道9公里,打通東園、張坂片區河道生態補水通道。實施白沙片區中心水體項目建設,連通洛陽江-百崎湖水系,建設生態綠廊2.2公里,提高流域生態補水能力。持續開展河湖庫塘清淤工作,實施鄭和渠、惠東南干渠清淤整治工程,建立清淤輪疏長效機制,持續改善河湖水質及水環境面貌。
2
積極培育水生態產業。發揮新區江河湖海生態資源優勢,突出文旅優勢產業,充分利用海絲生態公園、藝術公園等獨特的生態空間,引入、整合新型業態,打造文旅產業基地和現代消費升級聚集地。系統謀劃建設生態連綿帶,打造“生態屏障-生態廊道-城市公園”三級網格化生態空間體系,構建環泉州灣生態連綿帶展示面。
3
打造水文化景觀。以水域空間或水利工程為依托,以城鎮、村莊等人口集聚區的河湖為重點,大力實施河長制主題公園、親水口袋公園建設,滿足人民群眾休閑娛樂需要。大力開展水文化建設,開展“最美河長”、“最美河湖”系列評選活動,傳承新時代治水理念與精神。
《總河湖長令》強調,要加強領導長效治水,強化部門協調聯動、細化目標任務,狠抓責任落實。要高壓嚴管依法治水,堅持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相結合,強化與公檢法部門聯動,打響法制化品牌效應。要切實強化督查考核,將“安水、碧水、活水”三大行動實施情況納入大督查工作內容。要強化全民參與機制,積極培育發展民間護水組織和志愿者隊伍,推進成立“專家河長”,持續拓寬投訴舉報渠道,構建全民治水護水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