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今年以來,洛江區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行業主管部門的關心指導下,聚焦“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堅持檢查執法與指導服務并重,按照“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總體要求,著力查隱患、找問題、補短板、堵漏洞,強化各方責任落實,切實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截至目前,全區區級部門及鄉鎮(街道)成立檢查組281個,開展督導檢查789次,檢查單位1778家次,督導問題1537個,行政處罰81起,罰款119.73萬元,責令停產停業整頓3家。今年以來,全區無發生生產安全亡人事故,安全生產形勢繼續保持平穩態勢。
敲響安全生產“長鳴鐘”
一人把關一處安,眾人把關穩如山。洛江區堅決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多次召開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及安全生產專題會議,對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及安全生產大檢查等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并制定了安全生產會商聯絡、排查整治、督導督查、信息報告、公開曝光、有獎舉報、問效問責等“七項制度”,確保本轄區、本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各項措施落實落細落地。
走在前、作表率。洛江區主要領導多次帶隊開展安全生產現場檢查,緊盯重點領域、重點部位、關鍵環節,逐一明確責任單位、整改措施及整改時限,有力有序解決一批安全生產“疑難雜癥”,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時刻做到居安思危、警鐘長鳴。2022年以來,全區共進行重大安全生產問題摸排2次,提請市級掛鉤重大安全生產問題1個;已督促整治重點安全生產隱患12個。
織密安全生產“防護網”
“這些生產設備,應當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要與企業的管理體系有效融合……”未雨綢繆,防患未然。日前,在泉州佘氏織造有限公司,由洛江區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和專家人員組成的企業服務隊正在現場對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進行指導檢查。
今年以來,洛江區應急管理局積極組建企業代表安全生產標準化服務隊,以“加強指導、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為目的,以“傳幫帶”模式實現以點帶面,不斷提升全區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同時,按照“重點先行、試點先行”的原則,以打造典型示范標桿單位為落腳點,篩選轄區內安全生產基礎條件較好的企業,確定為培育對象進行先行先試。通過“自主創建+專家服務”創建模式,目前,全區64%的企事業單位已完成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自評工作。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洛江區持續推進3個專題和11個專項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認真督促各鄉鎮(街道)、區級各安全生產監管職責部門從嚴開展隱患排查整治,通過深查、細查、嚴查,鞏固2021年集中整治成果,抓好隱患問題“回頭看”,切實補短板、堵漏洞、掃死角。
自3月中旬以來,全市疫情防控任務加急加重,洛江堅持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兩手抓”,通過遠程監督指導等方式,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做到動態更新、閉環管理。3月13日以來,累計向全區6306家企業發送安全生產公開信,召開安全專題視頻會議29場,開展視頻調度重點區域和企業36次,發送告知提醒安全生產要求短信(微信)95394條,視頻監控重要部位、關鍵環節582次,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營造穩定的安全生產環境。
提升安全生產“處置力”
思想上“繃緊弦”,工作中“拉滿弓”。針對轄區工貿企業數量逐年增多、安全生產隱患日益突顯的現狀,洛江區聚焦基層安全生產監管技術不足、應急救援力量薄弱等問題,創新推行“1+3+3”動態式應急管理服務模式(即1個中心、3個站、3支隊伍),不斷提高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水平,確保各類安全隱患得到有效治理。
以鄉鎮(街道)為主導,注重靶向發力,統籌“鄉鎮(街道)干部+網格員+安全專家”,配強隱患排查隊伍,有效化解鄉鎮(街道)安監人員專業性不強的局面,進一步打通基層應急管理末梢。今年以來,各鄉鎮(街道)共通過服務站聘請專家84人次,檢查企業516家次,排查隱患2283條,有效提高隱患排查的專業性、實用性。
安全檢查不僅要查得出“病源、病灶”,也要開得出“治病方子”。洛江區擇優組建咨詢服務機構庫,實行掛牌服務,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服務。通過幫助企業找準安全漏洞,開出治理“藥方”,指導企業健全完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推動企業由被動接受安全監管向主動開展安全管理轉變。此外,積極指導組織鄉鎮(街道)網格員、安監辦工作人員進行安全生產知識培訓、應急演練等,指導督促企業落實“三級教育”,進一步筑牢企業員工安全“防火墻”。同時,充分發揮安全生產技術咨詢服務站專家優勢,向企業普及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幫助企業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督促企業加大安全投入,從硬件上提升安全生產水平;指導企業對相關安全生產內業資料進行整理建檔,促使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走向規范化、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