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卸任泉港一家公司的CEO后,來自寧德市古田縣的黃培峰來到南安市樂峰鎮開荒種筍。今年,他開辟電商途徑,搭上互聯網快車,將樂峰馬蹄筍銷往全國各地,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路。
眼下正值多雨季節,望著滿山的馬蹄筍和筍苗,黃培峰夫妻忙得不可開交,臉上也一直掛著笑容。
觸“網”賣筍
每年可增收100多萬元
6月13日下午,黃培峰穿著背心、戴著手套,坐在馬蹄筍加工房里,拿著一把菜刀正在修整馬蹄筍。
隨著“吭”的一聲,黃培峰手起刀落,手中的馬蹄筍立刻被切開,露出里面雪白嬌嫩的筍肉。隨后,他麻利地將修整好的馬蹄筍放入泡沫箱,又放進兩個冰袋。一陣撕開膠帶的“唰唰”聲后,一箱馬蹄筍已經打包完畢。
記者發現,打包前,黃培峰還細心地將一張寫著馬蹄筍烹飪方式的卡片放進箱子里。“很多人買了馬蹄筍后,不懂烹飪。我就制作一張卡片,提醒一下。”
當天,黃培峰需要打包上百箱馬蹄筍,送往全國各地。“除了要快遞馬蹄筍,還要打包筍苗。”他拿出一沓快遞單向記者介紹。
另一邊,黃培峰的妻子剛從馬蹄筍種植基地開車回來,車后斗裝滿了剛砍下來的馬蹄筍。下車后,她將馬蹄筍浸泡在一個箱子里,隨后從另一個箱子里掏出浸泡許久的筍苗,準備打包。
“這些浸泡的藥水是在南安市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配出來的,在水里添加一定比例的生根劑、氮、磷、鉀,可以提高筍苗的存活率。”黃培峰介紹,工人們因為大雨天氣都沒來上班,但他又收到了50多根筍苗的電商訂單,于是讓妻子一起來幫忙。
今年,黃培峰開辟電商渠道后,基地的馬蹄筍就能輕松“飛”進全國尋常百姓家的餐桌上,銷量也不斷上升。
“今年雨水豐富,馬蹄筍的產量約有20萬公斤,將比去年增加35%,筍苗產量也將達到2萬棵以上。”黃培峰笑著說,開辟電商渠道后,他們基地的一半馬蹄筍和所有的筍苗都將通過電商售出,每年可增加利潤100多萬元。從今年2月至今,他已經在網上出售了1萬多棵馬蹄筍種苗,凈利潤近20萬元。
退休CEO深山圓夢
欲打造8萬畝馬蹄筍種植基地
黃培峰是樂峰鎮馬太馬蹄筍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2015年,時年60多歲的他退休后,帶著140多萬元積蓄,來到樂峰鎮,盤活133畝山地,種植馬蹄筍,開始了自己的“山夫”生活。
“我有4個兒女,他們都已經成家立業了。剛來樂峰時,兒女都十分反對,他們抱團‘彈劾’我,說我都60多歲了,怎么不學學別人好好享受晚年生活。”黃培峰笑著說。
當時,黃培峰的兒女都希望他能像其他退休老人一樣,每天在公園里打太極拳、下象棋??牲S培峰向往的是田園生活,他希望能夠在農業上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發揮余熱。
“我當時對兒女放出狠話,‘我活在馬蹄筍基地,死也要在這基地里’。”黃培峰堅定自己的選擇??吹礁赣H的堅持和熱愛,兒女們也都開始理解了他的這份工作。
馬蹄筍美食登上央視紀錄片后,也讓樂峰馬蹄筍的銷量倍增。“我在淘寶、拼多多等平臺售賣筍苗和馬蹄筍,后來,我女兒看我實在忙不過來了,就負責幫我接單、推廣產品。她將訂單信息發給我,我和妻子負責打包產品。”黃培峰介紹。
為了培育這5600多叢馬蹄筍,雖然已年過七旬,但黃培峰還是每天天一亮就上山查看馬蹄筍長勢,回來后制訂工作計劃、安排工人任務,風雨無阻。
“7年來,我在泉州各地培育了10多個合作社,新增2000多畝馬蹄筍種植基地。我的目標是在泉州市打造一個8萬畝的馬蹄筍種植基地,圓我‘山夫夢’。”黃培峰說。(記者 黃俊濤李想通訊員徐阿蘭)